解读苏州条形码的结构与识读原理
苏州条形码是由一组宽窄不等、黑白相间的平行线条按特定格式与间距组合起来的符号,作为一种编码信息,它是人和计算机通话联系的一种特定语言。通常印在商品或印刷品上,可以代替各种文字信息,并能通过光电读出装置,随时读取数据。
条码系统的识读性能如何,也就是说条码系统能否正常使用,主要取决于系统的识读能力和条码的印刷质量。
1概念不同商品条码是全球通用的并且是唯一的商品标识。它是商品自由流通并进入扫描商店的先决条件,是实现商业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的主要技术手段。机构代码是标识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一级数字或字母。被赋予机构代码的单位同时获得机构代码证书。证书上有标识机构代码的条码。证书上的条码用于标识一个机构,面商品条码是用来标识商品的。
2标识对象不同商品条码标识的对象是商品;机构代码标识的对象是机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前者相当于商品身份证,后者相当于机构的身份证。商品条码和机构代码虽然都要保持“唯一性”,但是所指对象不同。商品条码的唯一性是指每一个商品基础上与标识它的商品条码一一对应,并且一个商品基础上只有一个商品条码,一个商品条码只标识一个商品基础上同一商品的不同种类、规格、包装、颜色等都应视为不同的商品项目,要编制不同的商品条码。机构条码的唯一性是指每一个机构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代码,一个代码只能标识一个机构。
3码制不同商品条码使用的码制是EAN条码(或UPC条码);机构代码使用的是三九条码。由于使用的码制不同,它们的编码规则是不同的。4数字位数不同商品条码主要有13位数字(标准版的EAN)、8数字(缩短版的EAN条码)和12位数字(UPC—A条码)。
128码开始于1981年,是一种长度可变、连续性的字母数字条码,它可以表示ASCⅡ字符集以及扩展ASCⅡ字符集中的全部字符。128条码是所有一维条码码制中表示信息最多的码制。在代表相同的信息量时,条码符号所占空间位置又是最小的。而其所能支援的字元也相对地比其他一维条码来得多,又有不同的编码方式可供交互运用,因此其应用弹性也较大。
128码的内容大致亦分为起始码、资料码、终止码、检查码等四部份,4所示。其中检查码是可有可无的。图4128条码的符号结构示意图
128码具有下列特性:
①具有A、B、C三种不同的编码类型,可提供标准ASCII中128个字元的编码使用。
②允许双向的扫瞄处理。
③可自行决定是否要加上检查码。
④条码长度可自由调整,但包括起码和终止码在内,不可超过232个字元。
⑤同一个128码,可以不同的方式多以编码。藉由A、B、C三种不同编码规则的互换可扩大字元选择的范围,也可缩短编码的长度。
128码的编码方式可参考国家标准GBT18347-2001《128条码》
条码的颜色搭配是指条码的条和空应分别采用何种颜色组成一个完整条码的问题。条码识读设备大都采用红光作扫描光源,因此,不是任意的颜色搭配都适用于条码的扫描识读设备,一般遵循“条用深色,空用浅色”的原则。
一般的资料上已以参考表形式的表述比较直观,其原理类似于人眼对色彩的鉴别,色彩反差大的易于区别,这是对颜色的定性认识。但是,颜色本身是千差万别的,对颜色的确定,例如,颜色有深浅(即灰度级别);颜色可能掺杂;油墨本身与承印材料可能存在差别,于是很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即条码条空颜色搭配正确,而条码识读设备却无法识读条码。所以对颜色的判定必须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以确保所讨论问题的正确性和严密性。GB12904-91《通用商品条码》中的表四,表中并不对条和空的颜色而是对条和空的光学反射特性,即条的反射率和空的反射率给出定量的要求,这个要求才是准确的、正确的。
通过上述的讲解,我们已不难理解红色为什么不能作为条码条的颜色了。原来它的反射光与红光照射白色物体所得的反射光两者是相同的,因此红色在这里被视为白色。一般情况下把红色作为深色的概念是不相同的。由此我们得出结论,红色不能用作条码的条。
关于金色与其它金属色泽材料,由于对光的反射率介于条码条与空之间,条码的条或空的色泽。另一方面,金属质材料属镜像反射材料,条码扫描器扫描光束照射。所以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作为印制条码的材料,若须在金属色泽材料(如金卡纸、铝箔纸)必须先在上面打一层浅色的底,然后再印条码。广大条码用户和印刷企业需要注意,一定要到条码质检机构通过条码检测设备来作最后判定。
上一篇: 苏州条形码印刷有哪些工艺要求?
下一篇:浅谈苏州条码符号的识读条件
最新文章
- 吴江区物流条码办理途径详解[ 2025-01-15 ]
- 吴中区库存条形码提升效率与精准管理的利器[ 2025-01-14 ]
- 虎丘区仓储条码办理的关键要素与策略[ 2025-01-13 ]
- 姑苏区一维条形码符号结构的深入探讨[ 2025-01-12 ]
- 相城区超市条码零售管理的智慧引擎[ 2025-01-11 ]
- 常熟手机条形码技术革新与生活变革[ 2025-01-10 ]